Lic Ai

保 险

社会保障

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公民在遇到特定风险或困难时能够获得基本生活保障。本质是追求一种公平。

社会保险

  1. 养老保险:为了保障老年人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通过个人和单位的缴费,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如果满足缴费年限等条件,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2. 医疗保险:旨在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或补偿,以减轻医疗费用的负担。参保人员在生病住院或接受治疗时,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部分或全部的医疗费用。
  3. 失业保险:为因非个人原因失去工作的参保人员提供一定时间内的生活保障金,帮助他们在失业期间维持基本生活。
  4. 工伤保险:用于保障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的劳动者,提供医疗费用和伤残补助,甚至提供生活保障金等。
  5. 生育保险:主要为参保女性在生育期间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和医疗费用报销。

社保卡

佛山社保卡如何申领?“一人一卡”清理又是个啥? https://mp.weixin.qq.com/s/9uQ5qGOYv35BGRgs4OvzvA
没领佛山社保卡可以使用医保报销吗?可以,微信支付时会显示报销数额。
如何使用医保余额?办理实体医保卡,可以查到余额。

医保

  • 医疗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通常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就诊时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或全部的医疗费用。
    通过医保报销的费用是由医保基金支付的,而这个基金是由全体参保人员(包括你和你的单位)共同缴纳的资金组成的。个人缴纳的那部分医保费用只是整个基金的一部分,而报销的金额往往远超过个人单独缴纳的部分,这正是医保体系的优势所在
  • 佛山医疗保险享受指引
    1. 门诊选点:公众号-粤医保
    2. 异地就医备案
      办理条件: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办理途径:公众号-粤医保-线上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3. 医保报销方式
      定点联网机构住院(?)费用:凭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身份证现场结算;未能即使结算的,先挂账后结算;无法补记账结算的,垫付费用后申请零星保险。(医保里的钱可以用吗?怎么用?
      零星报销:提供资料到参保所属医保经办机构办理
      https://ihr.midea.com/selfhelp/ihr/selfhelp/pdf?businessId=8a928ead90719d3201907b3b580d00b7&mc_widget_identifier=com.midea.msd.ihrcommonmx&scene=selfhelp_sdc&page=showPdf&type=1

住房公积金

  • 住房公积金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是国家为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而设立的一项长期住房储金。它由职工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归职工个人所有,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购房、建房、房屋维修或者租房等住房相关支出。
  • 职工可以在以下情况下提取住房公积金: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偿还住房贷款本息(利率低)。支付房租。离职或退休后可以提取全部住房公积金。
  • 住房公积金可以断缴。如果有购房计划或其他需要公积金支持的需求,最好避免长时间断缴。
    • 可以断缴:如果你换工作、辞职、或者暂时没有固定工作,住房公积金可以暂时断缴。没有法律强制要求必须连续缴纳。一旦找到新工作或稳定下来,你可以恢复缴纳住房公积金。新单位会重新为你开设账户或继续使用之前的账户。
    • 断缴的影响
      贷款购房影响影响贷款资格,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很多地方要求申请人在最近的6个月或12个月内连续缴纳公积金。如果公积金断缴,可能会影响你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资格。贷款额度影响,公积金贷款额度通常与公积金的缴纳时间和余额挂钩。如果断缴时间较长,贷款额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影响提取条件:如果计划通过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或购房时,断缴可能会影响提取公积金的条件,因为很多地方要求提取前必须有一定的连续缴纳记录。
    • 如何减少断缴的影响:1、补缴:在新单位入职后,你可以尝试与单位协商,进行断缴期间的补缴。以恢复在断缴期间的公积金记录。2、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有些城市允许灵活就业人员或个体工商户自行缴纳公积金,以避免断缴。
  • 住房公积金在中国是可以随着工作地点的变更而进行转移的。通常的步骤是:在新城市的新工作单位会为你开设一个新的住房公积金账户。向新单位的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将旧账户的公积金余额转入新账户。新单位所在的公积金管理中心会联系原城市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资金转移。公积金转移通常需要一定时间,一旦转移完成,你的住房公积金余额将会合并到新城市的账户中。
  • 佛山公积金提取:wx公众号办理租房提取业务,选择按年/月提取,隔日到账。

个人所得税

工资条计算步骤

  1. 应发合计 = 基本工资 + 考评绩效 + 其他发放 + 福利
    2月说明:12330=3555+8445+0+330(餐补)
  2. 实发工资 = 应发合计 - 代扣代缴
    代扣代缴项:包括五险一金(专项扣除)、本月预扣个人所得税。
    2月说明::9612.2=12330-2717.8
  3.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收入 -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扣除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累计减除费用:每月5,000元起征点,年度累计为60,000元(如工作满12个月)。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每月2,000元/孩)、房贷利息(每月1,000元)、赡养老人(每月2,000元)等,需在个税APP填报。
    2月说明:11101.74=35710(2024.12起重新计算?) - 15000 - 6308.26(累计个人缴纳社保&公积金) - 3300, 公式逻辑:逐月累计收入及扣除项,动态计算全年税基。
  4. 扣税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税率表: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45%),按月累计收入匹配税率档位。若某月税额突增,可能是累计收入进入更高税率区间,属正常现象。
    示例:若累计应纳税所得额36,000元,对应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元,则当月预扣税额 = 36,000×10% - 2,520 - 已缴税额。

退税条件与计算

个人所得税丨2024年个人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操作指引 https://mapmpm5.midea.com/newservicenopages/#/content/preview?id=1896853229331374081
个人的汇算清缴,就是把您2024年一整年取得的劳动收入(税法中叫“综合所得”,具体指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共4项)合并计算个税,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与2024年实际预扣预缴的个税比较,税款多退少补。预缴税款与实际应缴税款产生差异的核心原因在于预扣预缴机制与全年综合计算的逻辑差异
预扣预缴是基于局部数据和固定规则的估算,而汇算清缴是基于完整数据和真实扣除的精准计算
建议: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提前核对收入明细和扣除项,利用汇算规则合法降低税负(如优化年终奖计税方式)。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1. 收入结构与预扣方式的差异
    预扣预缴的“分段计算”特性 : 工资薪金采用累计预扣法,按月计算税款(逐月累加收入并匹配税率),而劳务报酬、稿酬等按固定比例预扣(如劳务报酬预扣率20%)。若全年收入波动大(如年终奖集中发放)或存在多处收入,可能导致:1. 前期预缴税率低,后期税率跳档:例如前半年收入低按3%预扣,后半年累计收入超过36,000元后按10%计税,全年汇算需补差额。 2. 劳务报酬预扣率高于综合税率:劳务报酬预扣时按20%扣税,但全年综合所得实际税率可能仅为3%或10%,汇算时可退税。
    年终奖计税方式选择的影响 : 年终奖可选择单独计税(按“年终奖/12”匹配月度税率)或合并计税(并入综合所得)。若预缴时选择单独计税,但汇算时合并后适用更高税率,则需补税。
  2. 扣除项目的动态调整
    专项附加扣除的补充申报 :预缴时未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如租房、赡养老人等),可在汇算时补充扣除,直接减少应纳税额。例如:租房扣除(1,500元/月):若全年未申报,汇算时补充可减少18,000元应税所得额,按10%税率计算可退1,800元。大病医疗扣除:只能在次年汇算时申报,直接影响退税额度。
    • 其他扣除项的汇算调整:如公益捐赠(需在汇算时提供凭证)、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等扣除,预缴时未计入的,汇算时可补充抵扣。
  3. 收入合并的税负效应
    综合所得合并计算的税率跃升 :工资、劳务报酬等四项收入合并后,可能使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跨越税率档位。例如:单独计算时未超档:工资10万元(适用10%税率)+ 劳务报酬5万元(预扣20%但实际税率10%),合并后15万元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税率,需补税。多处收入叠加:从两家单位取得工资,每家均按5,000元起征点预扣,但全年合并收入超过6万元的部分需补税。
    • 稿酬的特殊计算规则:按“(稿酬收入×80%)×70%”计入综合所得,若预缴时未按此规则计算(如企业误操作)汇算时需调整。
  4. 政策与实操的特殊情形
    免税收入的误计入 : 部分免税补贴(如差旅津贴、误餐补助)若被错误计入工资,预缴时多缴税款,汇算时可申请剔除并退税。
    预缴申报的误差 : 企业可能因操作失误导致预缴税款错误(如漏报专项扣除),需通过汇算修正。

劳动合同

  1. N+1补偿的适用场景与条件
    触发条件企业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提前30日通知,需支付“N+1”(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
    • 具体情形包括:
    ◦ 劳动者医疗期满后无法返岗且无法调岗;
    ◦ 劳动者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胜任工作;
    ◦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如部门撤销、搬迁)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2. 计算规则
    N: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0.5个月计算)。 N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包含奖金、津贴等。
    +1: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按解除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或上月工资计算)。
    • ​月工资上限: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按3倍标准支付且年限最高12年
  3. 员工主动离职的经济补偿可能性
    一般情况:员工主动离职无补偿。
    例外情形(企业存在过错,员工被迫离职):
    • 企业未足额支付工资、未缴社保、未提供劳动保护等(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
    • 此时员工可主张N倍经济补偿金(无“+1”),但需书面通知并保留证据(如工资流水、社保记录)。
  4.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2N) :若企业无合法依据解除合同(如无故辞退、程序违法、裁撤孕期员工等),需支付2N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双倍)。
  5. 实务对比与维权建议
    情形 补偿标准 法律依据 维权路径
    企业合法解除未提前通知 N+1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协商或仲裁主张代通知金
    企业违法解除 2N 《劳动合同法》第87条 劳动仲裁或诉讼索赔双倍赔偿
    员工被迫离职(企业过错) N 《劳动合同法》第38条 提交证据申请仲裁

商业保险

【当代年轻人没了铁饭碗,还能负重奔跑多久?北京二胎家庭如何转移风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F4m1V7wv/?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cbe8cdd54a75d0c43fcdefa624d3fbe

“年纪轻的一定要买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还有抗癌险,关键时候真的能救命的,有余裕买个重疾险,如果生病了确证了就能拿到几十万的保额,可以作为治疗和康复期的生活费开销,医疗费有医保和百万医疗险,到时候真生比较严重的病百分之九十能报销,年纪轻买了便宜加起来一年千把块,父母没生病可以给他们买众民保和中银全名保,还有当地的惠民保三个加起来六百块不到,不看健康告知年龄大可以报销,配合医保大概能报销八十花的多甚至能报销到九十,给家里老人多套保障,不会出现得了病只能放弃的人间惨剧,如果老人没医保可以买城乡医保一年几百块”

mom:东莞农村?居民社保医保,莞家福,莞家福居民保?,midea家属保险

2025年度商业保险开始投保了~ 员工(统一投保无需美福下单)本人及任选两名家属的免费/自付费升级方案 https://mapnew5.midea.com/newservicenopages/#/content/detail?id=1902351310562877442&type=2

快速了解一个保险的7个核心要素

  1. 保障范围(核心)
    • 保什么:疾病类型(如60种重疾)、门诊/住院/手术等报销范围。
    • 特别关注:是否包含社保外费用(如进口药、质子重离子)、癌症特药清单。
    • 图片信息提示:图中“重大疾病列表”需核对乳腺癌是否被列为赔付疾病。
  2. 购买条件
    • 年龄:是否限制60岁以上?续保是否允许超龄?
    • 健康告知:是否询问癌症病史?如有,如何核保?(图片中未提及健康告知,可能宽松)
    • 等待期:生效前等待期(通常30-90天,重疾险可能180天)。
  3. 免赔额与报销比例
    免赔额:如“意外住院补贴限额100元/天”可能指单日免赔额。
    报销比例:社保内是否100%?社保外是否有比例限制?(图中“社保范围内7.5万/位”需进一步解读)。
  4. 既往症条款
    • 关键问题:乳腺癌术后治疗是否被定义为“既往症”?若属于,报销比例是多少?(图中“免检责任”可能指部分疾病免检,需核实)
  5. 保额与限额
    • 单项限额:如“意外住院补贴7.5万/位”是否够用?
    • 年度总限额:重大疾病总保额是否充足(至少100万以上)。
  6. 增值服务
    • 实用性:医疗垫付、重疾绿通、二次诊疗意见(图中未提及,需向HR确认)。
  7. 免责条款
    • 雷区排查:如“不覆盖胎液”(图片底部注释)可能指免责先天性疾病,需明确免责清单。

从报销顺序理解

  1. “社保医保”“惠民保”:基本保障,看病报销“社保范围”内的如60%
  2. 团保商业保险: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一方面能够报销“社保范围”内剩余40%中的部分,一方面能保重疾住院等
  3. 百万医疗险:看病报销“社保范围”外的部分,?有患癌史无法购买,可选择众民保
  4. 重疾保:以上“医疗险”报销看病本身的费用,而“重疾险”为支付单笔保费,用于后续正常生活;需要安全告知
  5. 意外险:负责意外事故以及某些“医疗险”不涵盖的病
  6. 可以按照“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来搭配购买,但也存在商业保险覆盖其中多种的能力

根据您母亲的情况(47岁、乳腺癌病史、已参保东莞社保及莞家福),结合健康限制和保障需求,以下是商业保险的配置建议及具体产品的分析:

一、基础保障优先级(必选)

  1. 普惠型医疗险(补充社保和莞家福)
    推荐产品:全国版惠民保(如众民保)、东莞本地惠民保(如已参保莞家福需确认既往症规则)
    适用性
    ◦ 无健康告知,覆盖乳腺癌术后治疗费用(报销比例通常为30%-50%,需查看具体条款)。
    ◦ 年保费约100-200元,保额高达300万,覆盖医保内外费用(部分产品含特药)。
    注意事项
    ◦ 优先选择支持“乳腺癌复发治疗”的产品,如众民保对复发医疗费按比例报销。
  2. 乳腺癌复发险(专项核心保障)
    推荐产品
    泰康粉红卫士:0-2期患者可投保,复发或转移一次性赔付最高50万,报销型最高100万(含41种特药)。
    太平洋粉红守护:支持0-2期患者,可选对侧乳腺癌保障,含48种特药报销,续保稳定性较好。
    适用性
    ◦ 覆盖乳腺癌复发、转移、对侧新发,报销比例100%(含社保外费用)。
    ◦ 年保费约1400-3000元(根据保额选择),等待期90天。

二、补充保障(根据预算可选)

  1. 意外险
    推荐产品:众安高危职业意外险、平安综合意外险
    适用性
    ◦ 无健康告知,保意外身故/伤残(50-100万)、意外医疗(不限社保)。
    ◦ 年保费约200-500元,杠杆率高。
  2. 团体医疗险(企业合作产品)
    适用性
    ◦ 您提到的太平洋人寿企业合作套餐,若无健康告知或宽松告知,可作为基础住院医疗补充(覆盖门诊住院费用)。
    ◦ 需确认是否覆盖社保外费用及乳腺癌复发相关治疗。

三、不推荐或限制类产品

  1. 常规重疾险/百万医疗险
    • 因乳腺癌病史,99%产品拒保或除外责任。
  2. 防癌医疗险
    • 仅少数产品允许投保(如支付宝终身防癌险),但通常除外乳腺癌责任。

具体产品对比分析

产品类型 推荐产品 核心优势 局限性 年保费参考
乳腺癌复发险 泰康粉红卫士 保费最低(1400元起),特药覆盖最全(41种) 仅限0-2期患者,续保需审核 1400-5000元
乳腺癌复发险 太平洋粉红守护 含对侧乳腺癌保障,特药清单更新快(48种) 仅限0-2期患者,保费较高 2000-8000元
惠民保 众民保(全国版) 覆盖复发治疗,含CAR-T疗法和质子重离子 免赔额高(2万),报销比例50%-80% 150-300元
团体医疗险 太平洋企业合作套餐 无健康告知,可能覆盖既往症 需确认保额和报销范围(可能仅限社保内) 企业合作价(待确认)

四、配置方案建议

  1. 预算有限方案(年保费约1600元)
    必选:泰康粉红卫士(基础型1400元)+ 众民保(200元)。
    作用:覆盖乳腺癌复发高额医疗费,补充普惠报销。
  2. 全面保障方案(年保费约5000元)
    必选:太平洋粉红守护(含特药责任3000元)+ 众民保(200元)+ 团体医疗险(企业合作)。
    可选:叠加意外险(300元),覆盖意外风险。
  3. 区分保险类型,明确赔付规则
  • 可叠加赔付的保险类型(给付型)
    重疾险:若确诊合同约定的疾病(如癌症、心梗等),不同保司的重疾险可同时赔付,互不影响。例如:投保两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确诊后可获100万赔付。
    寿险/意外险身故/伤残保障:身故或伤残保额可叠加赔付,但未成年人受保额限制(如10岁以下身故保额最高20万)。
    年金险:按合同约定固定给付生存金,多份保单可同时领取。
  • 不可叠加赔付的保险类型(报销补偿型)
    医疗险(含意外医疗):以实际医疗费用为上限,发票原件仅能用于一次报销。若A公司已全额赔付,B公司不再赔付;若A公司仅报销80%,剩余20%可向B公司申请(需提供分割单)。
    财产险(车险、家财险):遵循损失补偿原则,赔付总和不超过实际损失。例如:车辆全损价值50万,即使投保两份车险,最高仅赔50万。
  1. 保障范围叠加策略
  • 优先覆盖不同风险场景
    疾病+意外+身故组合:例如「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覆盖疾病治疗、意外伤害和身故风险。
    高低保额搭配:小额医疗险(覆盖1万内费用) + 百万医疗险(覆盖大额住院费用),减少免赔额影响。
  • 避免重复投保同类报销型保险
    • 同时购买多份百万医疗险无意义(均需扣除1万免赔额),但可搭配无免赔额的小额医疗险。
  • 注意隐性条款冲突
    • 部分医疗险限制“仅报销社保目录内费用”,若另一份医疗险覆盖社保外费用,可互补。
  1. 总结建议
    合理搭配类型:给付型(重疾、寿险) + 报销型(医疗险) + 财产险,避免同类报销险重复。
    重点核查条款:健康告知、免责范围、赔付优先级(如医疗险报销顺序)。
    动态调整保障:定期检视保单,根据家庭阶段(如生子、购房)增减保额或险种。

五、注意事项

  1. 健康告知:购买前务必确认条款中的“既往症定义”,乳腺癌相关治疗可能被除外。
  2. 报销材料:需保存医疗发票、诊断证明、用药清单等,多数产品需先经医保报销。
  3. 续保稳定性:众民保为1年期产品,不保证续保,但众安产品历史稳定性较好。

建议优先投保乳腺癌复发险(专项保障),再补充惠民保和意外险,最后根据企业团体险条款决定是否叠加。
建议通过保险顾问协助核保(如众安、慧择平台),确保理赔无争议。


投资

三、个性化投资策略建议

1. 资金配置方案(月均5000元)

类别 比例 工具示例 目的
学习投入 10% 付费研报、专业课程 知识体系构建
模拟交易 0% 同花顺模拟盘、Backtrader 策略验证
指数定投 40% 沪深300ETF(A股) 强制储蓄+市场β收益
行业ETF 30% 半导体ETF(512480) 把握结构性机会
现金储备 20% 货币基金 应对黑天鹅事件

2. 技术赋能投资的具体路径

  • 量化入门
    1. 用Python复现经典策略(如双均线策略)
    2. 开发舆情监控爬虫(抓取雪球、股吧热词)
    3. 构建多因子选股模型(参考WorldQuant Alpha库)
  • 工具推荐
    • 数据平台:AKShare(开源替代Tushare)
    • 回测框架:QLib(阿里开源)
    • 可视化:Plotly+Dash构建交互式看板

3. 阶段目标管理

  • 新手期(0-1年)
    • 目标:年化收益率跑赢货币基金(2%-3%)
    • 关键动作:完成10个策略回测、建立投资checklist
  • 进阶期(1-3年)
    • 目标:年化收益率8%-10%(同期沪深300水平)
    • 关键动作:开发自动化交易信号系统

四、风险控制工具箱

  1. 极端情况应对预案
    • 设置动态止损线(如回撤超15%强制减仓)
    • 保留3-6个月生活费的现金储备
    • 建立黑天鹅事件清单(如中美脱钩、疫情反复)
  2. 认知偏差矫正方法
    • 交易日志模板:
      1
      2
      3
      | 日期 | 操作 | 决策依据 | 情绪状态 | 事后评估 |
      |------|------|----------|----------|----------|
      | 2023-08-01 | 买入XX股 | MACD金叉 | 焦虑追涨 | 错误:未考虑成交量萎缩 |
  3. 推荐监控指标
    •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全球资产定价锚)
    • 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
    • 融资融券余额变化率

六、推荐资源清单

  1. 数据源
    • 国家统计局宏观数据库
    • FRED(美联储经济数据)
  2. 工具链
    • Jupyter Notebook + Pandas(数据分析)
    • TensorFlow/PyTorch(预测模型)
  3. 深度阅读
    • 《主动型指数投资》(王延巍)
    • 《量化投资:以Python为工具》(蔡立耑)

下一步行动建议

  1. 本周内注册模拟交易账户
  2. 用Matplotlib复现近5年行业轮动图谱
  3. 加入量化投资开源社区(如JoinQuant)

你的技术背景是独特优势,建议从**”工程师型投资者”路径切入,将编程能力转化为投资生产力。记住:在认知不充分时,不亏损追求收益**更重要。